返回

Seata分布式事务方案--AT(Auto Transaction)模式

发布时间:2022-12-12 21:01:51 254
# 数据库# 数据

在业务发展初期,“一块大饼”的单业务系统架构,能满足基本的业务需求。但是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系统的访问量和业务复杂程度都在快速增长,单系统架构逐渐成为业务发展瓶颈,解决业务系统的高耦合、可伸缩问题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业务系统按照服务拆分之后,一个完整的业务往往需要调用多个服务,如何保证多个服务间的数据一致性成为一个难题。

AT(Auto Transaction)模式

这个模式需要模块为Java语言,并且数据库支持本地事务。一个典型的分布式事务过程:
AT 模式是一种无侵入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在 AT 模式下,用户只需关注自己的“业务 SQL”,用户的 “业务 SQL” 作为一阶段,Seata 框架会自动生成事务的二阶段提交和回滚操作。

在应用中Seata整体事务逻辑基于两阶段提交的模型,核心概念包含三个角色:

TM:事务发起者。用来告诉TC全局事务的开始,提交,回滚。
RM:事务资源,每一个RM都会作为一个分支事务注册在TC。
TC:事务协调者,即独立运行的seata-server,用于接收事务注册,提交和回滚。

Seata分布式事务方案--AT(Auto Transaction)模式_回滚

 

Seata分布式事务方案--AT(Auto Transaction)模式_回滚_02

 

Seata分布式事务方案--AT(Auto Transaction)模式_seata_03

AT 模式如何做到对业务的无侵入 :

一阶段:

在一阶段,Seata 会拦截“业务 SQL”,首先解析 SQL 语义,找到“业务 SQL”要更新的业务数据,在业务数据被更新前,将其保存成“before image”,然后执行“业务 SQL”更新业务数据,在业务数据更新之后,再将其保存成“after image”,最后生成行锁。以上操作全部在一个数据库事务内完成,这样保证了一阶段操作的原子性。

Seata分布式事务方案--AT(Auto Transaction)模式_数据_04

二阶段提交:

二阶段如果是提交的话,因为“业务 SQL”在一阶段已经提交至数据库, 所以 Seata 框架只需将一阶段保存的快照数据和行锁删掉,完成数据清理即可。

Seata分布式事务方案--AT(Auto Transaction)模式_SQL_05

二阶段回滚:

二阶段如果是回滚的话,Seata 就需要回滚一阶段已经执行的“业务 SQL”,还原业务数据。回滚方式便是用“before image”还原业务数据;但在还原前要首先要校验脏写,对比“数据库当前业务数据”和 “after image”,如果两份数据完全一致就说明没有脏写,可以还原业务数据,如果不一致就说明有脏写,出现脏写就需要转人工处理。

Seata分布式事务方案--AT(Auto Transaction)模式_seata_06

 

AT 模式的一阶段、二阶段提交和回滚均由 Seata 框架自动生成,用户只需编写“业务 SQL”,便能轻松接入分布式事务,AT 模式是一种对业务无任何侵入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图片及文字)均为互联网收集或者用户上传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或有涉及法律问题请联系我们。
举报
评论区(0)
按点赞数排序
用户头像
精选文章
thumb 中国研究员首次曝光美国国安局顶级后门—“方程式组织”
thumb 俄乌线上战争,网络攻击弥漫着数字硝烟
thumb 从网络安全角度了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相关事件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