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网络安全知识:花钱洗白不良征信记录,骗人的

发布时间:2022-02-21 14:31:48 444

征信报告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如果出现不良记录就会出现房贷审核不通过、个人信誉受损等影响。有一些人为了消除不良的征信记录,找到“征信修复”机构,企图花钱洗白不良征信记录,造成了钱财上的损失。大家要提高网络安全知识,辨别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所有声称合法、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人。
花钱修复征信记录?

征信修复机构,骗财坑人花样多

湖北张某因为贷款逾期,找银行沟通想删除不良记录,然而没有成功。因此,他在网上找了一家征信修复机构,并且将1万块定金和自己实名办理的手机卡交给这家机构,并约定事成后再付2万元尾款。

后来,这家机构以张先生的名义发起信访投诉。中国人民银行天门支行接到投诉后请张某核实,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工作人员和张某说,这样做不仅花冤枉钱,还泄露个人隐私。如果这家机构用他的手机卡进行电信诈骗,贷款等,还有可能被牵连。得知自己被骗,张某撤销了投诉。

征信修复的骗局很多,不法分子声称花钱能修复个人征信报告,有的教唆个人使用非恶意逾期理由申诉,有的收取费用后失联,有的使用虚假材料等非法手段试图修改不良信息,通常修改失败后不退款或失联。这些征信修复机构的业务大多是材料造假、伪造证明、恶意投诉、欺骗银行。

揭露4种常见的网络骗局

1、针对普通失信群体的诈骗;
2、针对创业人群的征信加盟代理诈骗;
3、针对创业、就业人群失信群体的信用培训考证诈骗;
4、针对网购网贷群体、冒充客服人员或金融机构人员的账户异常诈骗和注销贷款诈骗;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唐德鑫说,个人、企业有信用卡或贷款逾期,未履行担保责任,失信被执行等情形,就会产生不良征信记录。正确无误的不良征信记录时不会删除或更改的。

征信修复骗局,是不法分子利用信息主体对征信政策法规不了解,故意混淆概念进行误导,以欺骗的手段进行非法牟利。
个人征信

征信报告有误可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

《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收到征信异议后,要对异议信息进行核查,发现确实存在错误或遗漏的,应当予以更正。

如果,个人觉得信用报告上的信息有误,可以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机构或银行需要经过核查和处理,有错误的会及时改正。

提出征信异议需要的材料:个人持有效身份证件、企业法人自己或委托他人持营业执照即可办理。注意:提出征信异议完全不需要通过中介,更不存在收费。

唐德鑫表示,征信异议实质是“纠错”,即对于错误或遗漏的数据进行更正或补充,而不是发生“失信行为”之后的信用重塑。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等信息提供者,都不能修改、删除信用报告上正确的征信信息。

如果信用报告上有不良信息记录,要及时还款,避免逾期,后期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协作,严控网络上的征信修复等虚假广告,对于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

此外,国家金融机构要普及相关知识,让公众了解合法的维权方式和渠道,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警惕个人征信付费修改骗局,防止上当受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图片及文字)均为互联网收集或者用户上传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或有涉及法律问题请联系我们。
举报
评论区(0)
按点赞数排序
用户头像
精选文章
thumb 中国研究员首次曝光美国国安局顶级后门—“方程式组织”
thumb 俄乌线上战争,网络攻击弥漫着数字硝烟
thumb 从网络安全角度了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相关事件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