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样式实践】第9篇 实现微信小程序原子样式使用统计,帮助提高样式使用规范性
对于原子样式的使用,既有简单的快爽,也有管理的繁杂。在拓展使用时,别名、指令等复杂功能出现。但如何评判这些复杂功能是否需要呢?首先需要进行样式的统计。本文实现了样式的基本统计,进行了初步分析,帮助提高原子样式使用的规范性。
1 快速使用
切换到小程序目录,运行命令如下
命令将生成 report.md 文件,示例如下:
2 统计内容
2.1 指标
(1)总页面数量
(2)总的样式数,样式在页面中出现的总数
(3)平均每个页面使用的样式数
2.2 样式清单
统计表格中包括:
(1)样式所属的包名(规则中定义,便于归类)
(2)样式名称
(3)使用该样式的页面数量
(4)该样式使用的次数
(5)该样式的页面覆盖率( = 使用的页面数量/总数量* 100%)
(6)该样式保存位置的建议
global = 覆盖率>=50%建议放在全局样式文件中
module = 覆盖率>=20%建议放在局部样式文件中
local 其他建议保存在页面的样式文件中
2.3 页面清单
统计表格中包括
(1)页面路径
(2)页面使用的样式种数
(3)页面使用的样式总数
(4)样式的平均复用率
3 数据分析
3.1 部分样式页面覆盖率低于预期
比如C2等按比例分配宽度和高度的样式,与C1相比覆盖率低了83%。
3.2 原子样式数太多
小程序中使用原子样式超过200种,是预期的两倍多,很多样式出现次数低于5次,可能存在使用不规范的情况,需要进行梳理。
3.3 种类分布不均
对于空间类的样式,根据包名汇总后,页面覆盖率分布不均。
比如 pt-10 / pl-10 比 px-10 覆盖率低60%以上,那么在使用上应该如何处理?是优化去除还是改为局部样式?
4 小结
页面使用的样式越多,样式的复用率越高或者越低,优化的空间越大,可在样式总量、页面覆盖率、种类分布等指标上做均衡考虑,得到实践最佳值。对于指标偏离较大的页面,可以扩展生成优化建议。
展望:(1)根据样式统计数据,是否可以反推页面样式使用的规范性呢?(2)从场景出发,是否可以帮助 AI 提高 UI2code 的智能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