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法》实施五周年,密码的作用至关重要
《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今天是《网络安全法》实施的第五年。大家都知道网络安全很重要,而密码在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开机密码,登录密码,本质上就是用于身份认证的口令。密码是一种简单、初级的身份认证手段。
法律中所提到的密码,是指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安全认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它不再只是自己所设定的一串数字、字母,也不再只用于验证身份,而是对需要秘密传输的文件、信息进行较为复杂的加密,来防止其他人获取到信息内容本身,提高信息传输存储的安全性。
例如,我们平时所用的银行卡是需要设置密码的,但是这个密码是一个六位数的数字密码,它的作用仅仅是让机器能够确认当前使用银行卡的人是银行卡本人或信任的人,它的安全性较低,易于被不法分子窃取并盗用。
而银行内部网络中使用的则是一套较为完善的密码体制,这不再是简简单单的随机密码,而是一套完整的加密机制,不法分子无法轻易获得传输的明文信息,并且仅靠密文无法破解信息。所以,在法律中所定义解释的密码范围要更大,体系更完整,复杂程度更高。
密码的发展
我国很早以前就使用密码了,大家熟知的虎符就是其中一种。古时皇帝为了调兵遣将,会将虎符一分为二,自己持一半,将军持一半。当皇帝派人前往调度军队,则需手持一半虎符,当手持虎符与将军的虎符对上,便可调动军队。这便是一种密码。
19世纪末,无线电通信问世后,被很快应用于军事领域。随后,密码电报通信方式应运而生。密码电报通信就是用数字、字母等的不同组合形式来替代真实的情报内容,只有约定好的通信双方才可以正确解读内容。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摩尔斯电码。
后来,低效率的手工编码开始被自动编码取代,例如二战期间使用的恩尼格码机,后被著名数学家艾伦图灵及其团队破解。密码战不仅在西方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中国的革命战争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
在网络信息时代,充斥着很多破坏攻击手段,我们的信息随时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所以密码的应用对网络的保障与信息安全的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网络安全发展态势比较严峻,网络空间安全事件越演越烈。世界各国对网络空间安全越来越重视,并且不断研究相关技术,完善相关立法工作,加紧研究信息战,力求在网络空间中尽快占据有利地位。
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2019年10月26日,国家为规范密码的使用,维护网络安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2016年12月27日,我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发《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2017年6月1日,我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密码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接连颁布,旨在进一步加强相关法治建设。
这些政策法规的颁布,使我国网络安全领域正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并且发展成果颇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我国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也必将持续稳步推进,这将有效提升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更加坚强有力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