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漏洞的基础知识
漏洞与信息化进程相伴而生,为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避免漏洞所引发的威胁,漏洞管理成为重要防护策略。
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从而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一般情况下它发生在入侵者能够绕过安全机制时。使电脑信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访问使用,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
一、常见安全漏洞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代码注入。包括SQL注入在内的广义攻击,它取决于插入代码并由应用程序执行。
2、会话固定。这是一种会话攻击,通过该漏洞攻击者可以劫持一个有效的用户会话。会话固定攻击可以在受害者的浏览器上修改一个已经建立好的会话,因此,在用户登录前可以进行恶意攻击。
3、路径访问。或者“目录访问”。该漏洞旨在访问储存在Web根文件外的文件或者目录。
4、密码漏洞。弱密码,字符少、数字长度过短,密码类型简单,这种类型的密码相对容易破解。
二、安全漏洞的防范措施:
1、优化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保护网络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防止黑客攻击和入侵计算机的最好手段,通过安装防火墙相关软件,可以找出潜在病毒进行及时处理。根据网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结论后进行防范措施和管理并同时进行有效隔离。
2、定期修复网络系统
为避免网络安全漏洞的发生,用户要及时对系统进行更新和软件更新,对漏洞在源头上进行遏制。
3、增强对不法分子的防范
随着随着科技的进步,随之产生了许多黑客,他们的出现无疑是给网络安全增加了许多难题,在使用网络时,用户要增强安全意识,面对不明链接和邮件坚决不点。
4、增加密码强度
不难发现,许多公开报告的安全漏洞的存在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它们发生的时间很长,有些漏洞直到发生数年后才被报告出来。定期更改密码可以降低未公告的网络安全带来的风险,能有效保护计算不受侵害。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漏洞也在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利用系统进行传播,并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进行侵害。那么从网络安全漏洞防护的角度来讲,现有的防护网络安全漏洞方式也应当同步的进行升级,这样才能在网络安全漏洞目前愈演愈烈的网络安全风险进行有效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