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点餐不安全,个人隐私有可能遭泄露
很多餐厅推出了扫码点餐的服务,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完成排队、点餐、付款等服务。不仅方便消费者,也节约了商家的人工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手机扫码点餐并不安全,个人隐私信息有可能会遭到泄露,危害消费者的个人合法权益。
人民日报:扫码点餐不是唯一的选择。一些老人不懂得操作智能手机,面对扫码点餐存在困难。因此,不仅要考虑年轻人,也要考虑到老年人,还要考虑其他环境,比如网络好不好。此外,商家应该以尊重消费者的选择,由消费者决定是否扫码点餐,而不是由商家来决定。
来看看用户扫码点餐的流程:
一、扫描二维码;
二、关注商家公众号;
三、同意商家获取头像、手机号、位置信息等相关个人信息,如果注册会员,需要填写的内容更加详细;
四、开始点餐
这一操作完成后,我们思考一下,这些被商家手机的头像、位置信息、手机号码等信息,最终去了哪里?会不会被利用、被倒卖?能够确保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吗?
市场设备低至数百元,后台可自由设置
商家除了购买成熟的点餐收银一体机之外,还有一些商家为了吸引、留住客户,还设计小程序,或购买相关扫码点餐软件。后台获取的客户信息可以自由设置,比如可以设置用户关注店面的公众号,填写生日,身份证信息等。
定制:花费数万元,所有权和数据归自己
在一些软件开发者口中,想要获取客户的哪类信息,都可以自由设置。只要肯花很多钱,就可以建立独立的服务器和数据库,将客户数据握在自己手中。
商家收集顾客的信息,用来做什么?
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帮助商家了解每月每天的销售额和销量,还可以了解:什么菜品卖得好、经营状态怎么样,还可以向顾客发送广告信息和推广相关活动。
据知情人士透露:使用这种定制系统,每个用户只要扫码点餐,他的手机号、头像、昵称、喜欢点什么菜等,都会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后台有入口可以查看扫码顾客的授权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为顾客“画像”,比如顾客的消费频次、金额、口味偏好等。同时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把顾客们喜欢的餐点排在前面,提升餐厅运营效率。
如果,消费者的这些个人信息遭到泄露,会对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被商家精准推送更多的广告?接到更多的骚扰电话?更糟糕的是,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间谍软件、钓鱼诈骗等行为,盗取用户数据库数据,非法倒卖用户信息数据一旦发生,受害的最终是消费者。
扫码点餐是否会泄露信息,消费者可以拒绝吗?
消费者到商家消费,没有必要提供手机号、生日、姓名、地理位置信息、通讯录等和餐饮消费无关的信息。商家强制授权收集消费者的微信头像、昵称、地区和性别信息,就是违反了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的法律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因此,扫码点餐有泄露信息风险,消费者当然可以拒绝。
为了保护好个人信息,外出用餐可以合理拒绝扫码点餐的要求。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提供菜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建议商家不要过度采集和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加强用户信息的保护,避免造成用户信息泄露损害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