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15晚会曝光这些网络安全问题 为消费者敲响警钟

发布时间:2022-03-17 18:01:12 543
# 网络安全

3·15晚会曝光了很多行业的不合法行为,这些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相关的问题引人深思。3·15晚会曝光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再次为消费者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3·15公平公正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2021年期间,《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一系列关系到民生与企业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相关的政策法规相继落地与实施。

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反应了市场上存在运行乱像,而3·15晚会曝光这一系列的问题仅仅是乱象中的冰山一角。政策法规的出台让治理有法可依,然而由于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不够高,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其实侵犯了个人隐私,但消费者却不知道。下面盘点3·15晚会的曝光,为消费者敲响哪些警钟。

警钟一:个人信息与权益被侵犯

1、浏览网页接到骚扰电话

上网搜索资料,没有留下联系方式,但是之后竟然接到了骚扰电话。原来,有的公司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获取网民个人信息,通过向业务推广方提供虚拟号码从中获利,同时业务推广方利用话术骗取网民信任,进一步敛财。从浏览网页到个人信息被盗取,再到推广营销,最终多方获利等的成熟产业链路在3·15晚会上曝光。

2、警惕直播平台上喊你老公的美女主播

在直播平台上很多男性为了博得美女主播的好感,加上美女主播喊老公的糖衣炮弹轰炸下,男性网友纷纷打赏刷礼物,涉及金额庞大。然而,这些美女主播可能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化妆技巧包装的抠脚大汉。直播运营团队利用社会工程学里的“美人计”拿捏男性网友们的钱包,扎心的是,直播平台上喊你老公的不一定是美女主播,而你也可能不是唯一的老公。

不管是美女主播还是3·15晚会里提及的公共WIFI安全问题,都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内容。没有获得用户个人同意的情况下,过度收集和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会造成用户利益受损。

警钟二:未成年人的信息安全

3·15晚会上曝光了某款低配版智能儿童手表存在的安全问题。由于厂家为了节约成本,选用低版本的操作系统,导致不发分子能够利用儿童手表轻松获得通讯录、摄像头等敏感数据。这些数据埋下了儿童拐卖、诈骗等犯罪隐患。

儿童智能手表

相关法律法规

近期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的第六条指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商业道德,诚实信用,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儿童智能手表等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应履行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义务。

3·15晚会曝光的这些网络安全问题,引人深思。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只有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在生活中加以防范,才能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面对扰乱市场运行的行为,国家也要加强整理力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图片及文字)均为互联网收集或者用户上传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或有涉及法律问题请联系我们。
举报
评论区(0)
按点赞数排序
用户头像
精选文章
thumb 中国研究员首次曝光美国国安局顶级后门—“方程式组织”
thumb 俄乌线上战争,网络攻击弥漫着数字硝烟
thumb 从网络安全角度了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相关事件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