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设计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多态)
发布时间:2023-10-27 00:17:48 278 相关标签:
文章目录
- 1. 理论知识
- 2. 逻辑模板代码
- 3. 应用
1. 理论知识
模板方法模式:
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骨架, 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 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
应用实例:
1、在造房子的时候,地基、走线、水管都一样,只有在建筑的后期才有加壁橱加栅栏等差异。
2、西游记里面菩萨定好的 81 难,这就是一个顶层的逻辑骨架。
3、spring 中对 Hibernate 的支持,将一些已经定好的方法封装起来,比如开启事务、获取 Session、关闭 Session 等,程序员不重复写那些已经规范好的代码,直接丢一个实体就可以保存。
优点:
1、封装不变部分,扩展可变部分。
2、提取公共代码,便于维护。
3、行为由父类控制,子类实现。
缺点:
每一个不同的实现都需要一个子类来实现,导致类的个数增加,使得系统更加庞大。
使用场景:
1、有多个子类共有的方法,且逻辑相同。
2、重要的、复杂的方法,可以考虑作为模板方法。
注意事项:
为防止恶意操作,一般模板方法都加上 final 关键词。
2. 逻辑模板代码

class AbstructClass{
public:
// 一些抽象行为, 放到子类去实现
virtual void PrimitiveOperation1() = 0; // 抽象类中的虚函数, 必须在子类实现
virtual void PrimitiveOperation2() = 0;
// 模板方法, 给出逻辑骨架, 而逻辑组成是一些相应的抽象操作, 他们都推迟了子类的实现
void TemplateMethod(){
PrimitiveOperation1();
PrimitiveOperation2();
cout << "--" < }
};
// 实现父类定义的一个或多个抽象方法
class ConcreteClassA : public AbstructClass{
public:
virtual void PrimitiveOperation1(){
cout << "具体类A的方法1 实现" < }
virtual void PrimitiveOperation2(){
cout << "具体类A的方法2 实现" < }
};
class ConcreteClassB : public AbstructClass{
public:
virtual void PrimitiveOperation1(){
cout << "具体类B的方法1 实现" < }
virtual void PrimitiveOperation2(){
cout << "具体类B的方法2 实现" <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AbstructClass *c = new ConcreteClassA();
c->TemplateMethod();
AbstructClass *d = new ConcreteClassA();
d->TemplateMethod();
delete c, d;
return 0;
}
3. 应用
没啥应用, 就是多态么, 父类定义好接口, 子类实现, 重写即可
文章来源: https://blog.51cto.com/u_15888063/587939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图片及文字)均为互联网收集或者用户上传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或有涉及法律问题请联系我们。
举报